疝即人体组织或器官一部分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间隙、缺损或薄弱部位进入另一部位。有脐疝、腹股沟疝、切口疝、膈疝、白线疝等种类。疝多是因为咳嗽、喷嚏、用力过度、腹部过肥、用力排便、妇女妊娠、小儿过度啼哭、老年腹壁强度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
疝病领域已成为外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从病因学的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胶原代谢紊乱相关综合征,以及治疗学的组织缝合修补、应用假体材料进行修复、恢复功能等方面刷新了我们对疝的传统认识,促使外科医师从外科技术、经验总结、疗效改进、患者利益及材料学等各方面重新审视这一疾病。
与年前相比,疝的外科治疗基本原则变化不大,依然是疝囊的识别、疝囊颈的解剖、疝内容物的回纳及缺损的修复,但手术解剖、修补材料应用和术式选择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疝修补术的目的是修复腹壁缺损并恢复腹壁功能,消除并发症隐患,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严格遵守疝的外科治疗基本原则并执行手术规范是使疝病患者获得理想疗效的保证。
从疝和腹壁外科的技术层面上看,我国对新技术的理解、开展和实施质量已处于国际前列。而从治疗原则上看,有一些问题仍需进一步明确和强调。
(一)腹股沟疝
1、手术指征:
腹股沟疝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或存在潜在的嵌顿风险,应考虑择期手术;股疝患者一旦明确诊断就应及时手术治疗。嵌顿型疝和绞窄性疝应行急诊手术,并对疝的内容物进行仔细观察和处理。
2、手术方式:
无张力修补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首选方法。如果患者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如年龄较轻、有家族史、合并胶原代谢疾病和结缔组织疾病,或受到经济状况和医疗体制等因素的制约,可以考虑采用组织缝合修补术(如Bassini修补术)。
3、腹股沟疝的手术修补原则:
覆盖肌耻骨孔是当前腹股沟疝手术治疗的重要理念,可在开腹和腹腔镜手术下完成,其适应证和优点有:
(1)可同时治疗该区域的复合疝,如同时存在斜疝、直疝或股疝的患者,还可以发现潜在的缺损;
(2)巨大的腹股沟疝,有时疝内容物很难回纳,单纯的后壁修补难以达到十分满意的效果,从后方将内容物拉回比从前方推入更为简单和安全;
(3)结缔组织疾病和胶原代谢疾病患者腹股沟区可能出现多处薄弱和缺损,适用于此技术;
(4)复发疝的修补应尽可能避开前次手术的路径,如前次手术是后壁修补,本次可选择腹膜前间隙修补,前次为前入路开腹手术,本次可选择腹腔镜后入路手术;
(5)女性腹股沟疝应重点与股疝鉴别,女性患者合并股疝的比例远高于男性,此时单纯修补后壁是不足的,应同时修补肌耻骨孔;
(6)双侧疝宜同时修补,可缩短住院时间、节省治疗费用,推荐行腹腔镜手术。
4、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优缺点:
世界范围内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占所有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比例快速增高,德国约占50%,美国约占30%。
虽然腹腔镜手术可能还存在手术技术要求更高、操作更困难、学习曲线更长、解剖结构的辨认与开腹手术完全不同、需要在全身麻醉下施行手术、手术时间更长等不足,但其除了具备术后疼痛更轻、切口并发症更少、患者恢复正常活动更快、慢性疼痛和麻木更少发生等优点以外,更重要的是能使患者在个体和社会层面都实现最大获益。
(二)、腹壁切口疝
对于腹壁切口疝的治疗目前还有一些问题未达成共识,包括采用腹腔镜手术还是开腹手术,各自的手术适应证为何,使用什么修补材料为好,不同修补材料的适应证为何,修补材料置入在腹壁哪个层次为好,如何正确使用腹壁结构分离技术和腹横肌松解术等。其中,以下问题特别值得引起重视。
1、手术指征:
(1)切口疝使腹壁外观和功能受损,并产生肠梗阻、疼痛并发症,病情反复发作、不断进展,甚至影响正常的呼吸和消化功能;
(2)疝内容物不可回纳和疝囊颈部狭窄;
(3)发生疝内容物的梗阻和绞窄。
禁忌证方面:
①重度肥胖:近年来术前的减重逐渐受到重视,体重指数不能超过32kg/m2,有条件者应控制在26kg/m2以下,以避免术后发生腹腔内高压等严重并发症;
②心肺功能失代偿和严重的糖尿病:会导致手术异常困难,并增加手术风险,更易导致术后严重感染等并发症,术前必须控制血糖至合理范围;
③切口存在严重污染和感染(特别是感染源来自腹腔内):此为相对禁忌证,应推迟3~12个月后再手术;如果必须行手术治疗,建议不使用合成材料,或选择生物材料,或选择临时关腹措施。
2、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术:
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术已被证明安全、有效,术后的康复远快于开腹手术。在远期疗效方面,有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术与开腹手术相比复发率和修补材料感染率更低。但腹腔镜手术指征更需严格掌握,尤其应白殿疯方法大全治疗白癜风医院是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