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厦门晚报
开车经过探头时
被明晃晃地闪一下
突然瞬间是白茫茫的一片
把人都闪蒙
您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近日,陈先生拨打晚报市民热线反映,这些探头的闪光灯比远光灯还刺眼,有时候把人都闪蒙了,最近他还差点撞上横穿马路的行人。陈先生说,市区连远光灯都不能开,交警部门可否把监控补光灯调暗一些。
市民反映:
监控补光灯太亮影响视觉
差点撞上横穿马路的行人
“每次遇到补光灯时,
我都会把视线往旁边偏一点,
不然直射眼睛什么都看不见。”
陈先生说。
上周二晚8时许,他在湖滨南路驾车回家时,因为监控探头上的补光灯太亮了,碰巧又有行人横穿马路,要不是他反应快,往左打了下方向盘,就差点撞上了。
与陈先生遭遇相似的市民不在少数
住在乌石浦的郭先生说
他家附近也有不少补光灯
“这补光灯比路灯还要亮,经常照得看不清前面的路,每次遇到都要减速,等眼睛适应以后确认没有行人才敢加油门,感觉很麻烦”。
住在同安的高先生要经常送货
谈起刺眼的补光灯
他连连吐槽
“像同安大道、国道、西山那一片,随便都能想起来好几个,还有翔安隧道进岛入口处也有,光线不足我们能理解,可这些补光灯未免也太刺眼了吧?这晚上开车算是多了一个障碍。”
记者调查:
亮度更胜远光灯像手电筒照射眼部
根据市民的反映
记者连日来走访了多个路段
发现这些补光灯
比远光灯还要亮
十分刺眼
记者视频拍摄于嘉禾路莲坂天桥
湖滨南路辅道上监控补光灯一排两盏,分别对应两个车道,十分亮眼,二三十米开外就能看得清清楚楚,坐在车上直视就像有人用手电筒照射眼部,让人很不舒服,而开近之后,有的地面有水或者其他原因,甚至会有点反光。
湖滨南路辅道
在鹭江道往湖滨南路方向,位于海关大厦、鹭滨大厦附近均有装设类似的补光灯,一般为一排三盏或四盏灯,将车道照得很亮,经过时往往需要眯起眼睛。在厦禾路靠近思北、金榜公园等多个路段,环岛路、云顶隧道和成功大道多个出入口,均有类似的常亮补光灯存在,直接面对开过,驾驶员往往要付出更多精力并采取减速才能安全通过。
鹭江道多处路段的监控补光灯
记者留意到,在鹭江道上多个路段,如往镇海路方向还有一处比较不同的补光灯,虽然也是那种常亮补光灯,但却照着对向车辆的尾部,由于路灯光线不足,加上对向车辆可能开启大灯,看着对向车辆就是白茫茫一片。
鹭江道与镇海路岔口
业内人士:
补光灯瞬时功率大
眼睛被直射会出现短暂盲区
“如果亮度过大的补光灯直接照射眼睛的话
会让人眼睛突然感觉刺眼
出现短暂盲区。”
厦门一家专门出售补光灯的商家介绍,监控补光灯是辅助监控摄像机补光的一种设备,有的是以LED灯为光源的频闪补光灯,被广泛用于卡口电子警察抓拍系统的夜间车牌补光照明;也有疝气灯为光源的爆闪补光灯,瞬时功率非常大,可以有效穿透汽车前挡风玻璃,看清车里的人。在市区一般是使用频闪LED灯,这种闪光灯是光感设置,白天关闭晚上自动亮,最大的功率有50W,最远照射距离在米左右,但最佳的照射距离在25米左右;而爆闪补光灯则功率更大,瞬间功率能达到W,平均也有50W。
吕岭路人行天桥
面对这样的灯光
医生是这样说的
厦门眼科中心副主任医师商旭敏表示,在夜间周围光线比较暗的情况下,人的瞳孔一般是会呈现扩大的状态,这时候如果遇到强光照射,眼睛会感觉更亮,同时瞳孔会有一个光反射,它自己会收缩的,可能就是很快的一秒钟、两秒钟的时间,这时候会对视线有一定影响。
交警回应:
补光灯亮度可调节近期再次排查调整
我市交警部门介绍
由于部分路段夜间光线较弱
监控设备无法清楚识别
过往的车辆和驾驶人
补光灯设备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有效提高夜间识别效果
补光灯设备主要有频闪补光灯(常亮,辅助车牌识别)和爆闪补光灯(过车时闪亮,辅助驾驶人识别)两种类型。
据介绍,这些补光灯主要安装在全市主要路段、路口以及交通违章问题比较突出的路段,夜间通过补光设备进行人员和车辆的识别。补光灯的亮度可调节,但要以保证识别率为基础。
市交警支队表示
今年2月已组织对所管养的补光灯设备
进行精细调整
近期还将再次组织排查和调整
尽量减少补光灯对交通参与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