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适合种植的药材种苗大货供应:防风、威灵仙、金莲花、黄芪、射干购买种苗种子
金花葵,又叫植物大熊猫,浑身上下都是宝
其维E含量,是橙汁的倍
常吃,能降三高,还能滋阴壮阳
曾是濒危物种
金花葵,又叫菜芙蓉。《本草纲目》上,对它有详细记载:菜芙蓉,能清热、凉血、解毒。其花无毒,具有清利湿热、消炎镇痛之功效。内服主治五淋、水肿,外用治疗汤水烫伤。果实、种子具有补脾健胃、生肌、滋阴生精之功效。
除了医书中,史料上也有关于金花葵的记载。明朝宪宗成化年间,《顺德府志》上写道,顺德府有种特产——菜芙蓉。当年,这可是比人参还金贵的宝贝。当地人若找到金花葵,“一株能换百两银”。
不过,到了现代,这么一味良药,始终是听过的人多,见过的人少。因为,金花葵值钱,人们见着就挖。挖了千百年,几乎被挖绝了。
年8月,中国农科院组织大量专家,进行了考察论证。最终确定,小马河道旁的植物,就是消失了多年的金花葵。
“植物大熊猫”全身都是宝
金花葵里含有大量的生物黄酮,生物黄酮应用极广。现在,全世界对这东西的需求,每年至少数百亿美元,壮阳效果极强。
科研表明,在壮阳方面,金花葵的效果和化学药物伟哥相当。而且,是纯天然的,没有激素,没有副作用。
金花葵在种植出来后,人们对其滋阴壮阳的功效趋之若鹜。
男性提升性功能
科研表明,金花葵能在不增加神经、肌肉、心脏负担的情况下,使人体气血充盈。
它能全面活化男性大脑皮层、性中枢神经、男性器官微血管,还能增强持久力和控制力。
易疲劳人群,常吃金花葵,能抵抗疲劳。老年人补气补虚,也应该多吃
能让女人年轻金花葵能补肾壮阳,更能延缓女人的衰老。金花葵里,含有大量维生素E。其含量,是牛奶的倍,橙汁的倍。维生素E,有抗氧化的作用,能延缓衰老。除了滋阴壮阳,金花葵还能净化血液,降三高,抗癌防癌,抑制肿瘤生长。而且对肠胃功能,也有极强的改善作用。味道清香无比金花葵有十全大补的功效,更是难得的美味。金花葵,可以直接清炒。清炒金花葵,绿如翡翠,籽似珍珠,脆嫩滑润,汁液饱满。吃起来,软滑清香,开胃解腻。要是爱吃肉的话,可用肉丝炒、虾仁炒。肉香菜香一结合,佐酒又下饭。金花葵,还可以凉拌。黄芪种植技术
黄芪是我国著名传统中药材及出口创汇的重要品种,其药性平和,既可祛邪,又能扶正,为补气固表之圣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配置或日常保健。以黄芪为原料的中成药达多种,有蜜丸、水丸、胶囊、片剂、煎膏、酒制品等多种类型,其中十全大补丸、人参归脾丸、安神养心丸、消渴丸等均是应用历史悠久的补益良药。
人工栽培黄芪一般亩产—千克,收入可达—元,是种植常规农作物的二倍以上。同时黄芪生于荒漠地区,抗旱耐寒,适应性强,产量稳定,适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生产。
一、选地、整地
黄芪是深根性植物,栽培地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地势高燥、向阳,海拔米以上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质土壤,平地、山坡地均可种植。地下水位高,土壤湿度大,土质粘紧,低洼易涝的粘土或土质瘠薄的砂砾土,均不宜种植黄芪。
选好地后要认真整地,深耕改土,并结合整地亩施农家肥-千克,过磷酸钙25-30千克,饼肥千克。实践证明,深耕能加厚活土层,熟化土壤,增强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促进微生物的活动,加速有机养分的分解,提高土壤肥力,利于根系生长。同时,深耕结合增施有机肥料,培肥地力,是夺取黄芪高产的有效措施。
整地以秋季翻地为好,一般深耕50厘米左右。整后要及时耙耱,清除田间杂草,石砾及残留物,打碎坷垃,做到地平土细。栽种前再翻耙两遍,整平耙细后作高畦或垄,畦高25厘米,宽1.2米,沟宽40厘米,畦面整成龟背状,四周开好排水沟。高畦栽培不但加厚和疏松耕作层,排水良好,而且吸热散热快,昼夜温差大,利于黄芪根部发育及营养物质积累。
二、繁殖技术
黄芪既可用种子繁殖,也可用根头繁殖,但根头繁殖形成的黄芪无明显的主根,侧根多,根细,质量差,而且繁殖材料有限,故生产上一般不采用。下面主要介绍黄芪种子繁殖方法。
1、种子特性:黄芪种子具有硬实性,硬实率一般在40%-80%,播种后出苗率低,播前必须进行种子处理,打破种子的不透气性,提高播种出苗率。
2、精选种子:黄芪播种用种子宜选择三年生以上的植株所结的种子为好。要求选用品种纯正、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优良单株作母株。在秋天果荚下垂且黄熟,种子变褐时立即采收,随熟随采。果荚采回后脱粒晒干贮存,播种前经水选和风选,除去杂质、瘪粒和虫蛀的种子,选择颗粒饱满、褐色有光泽的种子用于生产。
3、种子处理:方法有三种,可任选一种。(1)水温变换浸种:在播种前几天,白天用40℃温水浸泡,晚上再换冷水,连续处理三个昼夜,捞出后装入瓦罐内,上用湿布盖住放在温暖的地方催芽,3—4天便能发芽,即可播种。也可将种子放在沸水中急速搅拌一分钟,立即倒入冷水中,水温准却至40℃,再浸泡2小时,将水倒出,加盖湿麻袋闷12小时,待种子膨胀或外皮破裂时播种。(2)机械损伤:按1份细河砂与2份种子均匀混合,放在中等大小的碾子上,铺3—4厘米厚,碾至种皮起毛刺时为止。碾好后筛取种子,在20℃温水中浸泡一天,堆沤在温暖的地方,5天左右发芽,即可播种。注意勿使种子碾搓过度,否则会使胚受伤,种子易受病菌侵染,播后烂种多,出苗率不高。(3)硫酸处理:对老熟硬实的种子,可用70—80%的硫酸溶液浸泡3—5分钟,取出后迅速置流水中冲洗半小时,或用清水多次洗净种子上残余硫酸,稍干即可播种,发芽率可达90%以上。
4、播种:播种要抢墒播种,墒情不好的要浇好底墒水。
(1)播种时期:黄芪可在春、夏、秋三季播种。根据黄芪的生长发育特点,春播在“清明”前后进行,最迟不晚于“谷雨”,保持土壤湿润,15天左右即可出苗;夏播6—7月进行,播后7—8天即可出苗;秋播一般在“白露”前后进行。各地气候条件不同播种时间有差别,应灵活掌握。如南方气温高,秋播在9月播种,冬前出苗;北方气温低,幼苗抵抗力差,易受冻害,秋播宜在冻前播种,翌春出苗。风沙干旱地区,春、秋播难保全苗,且春季出苗时易招致害虫为害,因而采用夏季6—7月播种,则出苗整齐,幼苗生长健壮。
(2)播种方式:分直播与育苗移栽两种方式,直播具有田间管理方便的优点,当前生产上采用较多。但此法用种量大,生长不整齐,影响商品质量和采挖。育苗移栽可以节约用地,移栽后植株生长健壮,根茎生长整齐,便于收获,而且商品质量好,产量高,近年在生产上应用逐渐增多。①直播:一般采用穴播或条播,也可撒播。穴播的在起好的种植地畦面上按行株距33厘米×27厘米开浅穴,每穴播入种子4—5粒,覆土厚2厘米,亩用种量1—1.5千克;条播的在畦面按行距45厘米开横沟,沟深3厘米,播种时将种子与草木灰、人粪尿拌匀后,均匀撒入沟内,播后覆盖细土1—2厘米,稍加压实,亩用种量2千克左右。②育苗移栽:按行距20—25厘米在育苗地畦面上开横沟,沟深3厘米,播幅10厘米,将种子与草木灰拌匀后均匀播入沟内,覆土厚2厘米,稍加镇压,浇透水,畦上盖草保温保湿。气温在14—15℃,湿度适宜时,10天左右即可出苗,亩用种量10—15千克。春季育苗时,为提温保墒,最好用小弓棚覆膜进行育苗,气温低时可加盖草帘保温。夏季育苗在幼苗出土后为防止日晒及保持苗床湿度,须架设棚帘或用黑网进行遮荫,荫蔽度以50%左右为好。阴雨天及夜间,需将荫帘揭去,使幼苗接受露水。
幼苗出土后,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适时拔除过密和瘦弱的幼苗。当苗长至13—15厘米,根长15厘米时即可移栽。移栽前最好将大小苗分开,以防止大苗欺小苗,然后按行距20—24厘米,株距12厘米开穴,每穴栽苗1—2株,主根受伤后易形成鸡爪芪,影响商品质量。栽时要整根挖出、勿伤根,使根部自然展开,不宜弯曲,回土压实。移栽宜在阴天或晴天的午后和傍晚进行,雨后移栽成活率较高。幼苗移栽或定植后,应立即灌水或喷水,以利成活。一般每亩栽苗2万株左右。
三、田间管理
1、间苗、定苗、补苗:
无论是直播或育苗,苗出齐后,都要进行行间定苗。间苗要早,以免植株拥挤互相遮荫,争肥夺水。黄芪一般间苗2—3次,第一次在苗高6厘米时进行,第二次在苗高10—12厘米时进行,然后进行定苗。穴播的每穴留苗3—4株,条播的每隔10—12厘米留壮苗1株,育苗每2—3厘米留苗1株(可将间出的大苗移栽,让小苗继续生长),剔除弱苗、小苗、病苗,留壮苗。定苗时,若有缺苗,应进行补植,补苗需在阴天或晴天的午后或傍晚进行,用苗可事先培育或从间下苗中选用。栽后注意浇水。补植之苗多分枝,故缺苗过多时,最好用催过芽的种子重新播种。
黄芪以根入药,其产量由单株根重和单位面积上植株数量两个因素构成。近几年栽培实践表明,适当密植可以增加叶面积指数,能适当提高黄芪产量,但根重有所下降,黄芪品质有所降低,综合考虑,黄芪亩种植密度应以1.8万—2万株左右为宜。肥水条件好,土壤肥沃,养分充足的可适当密植;肥水条件差,养分不足的应稀一些。
2、中耕除草:
黄芪幼苗生长缓慢,出苗后往往草苗并长,若不注意,很易造成草荒,因此应及时除草。除草一般结合中耕进行。中耕可疏松土壤,切断土壤毛细管,防止水分蒸发,起到防旱保墒的作用。大雨和久雨之后,中耕又起到散墒除涝的作用。民俗“锄头有水”、“锄头有火”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中耕一般每年进行3—4次。苗高5厘米左右时结合间苗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苗高7—8厘米时进行第二次中耕;定苗后进行第三次中耕,以后视田间杂草情况进行。第二年以后于4月、6月、9月各中耕一次。中耕深度一般按苗期浅,成株深,苗旁浅,行中深的原则进行,做到不伤苗,不埋苗,不伤根,不留草。锄细、锄匀,不漏锄。
3、追肥:
黄芪喜肥。除了施足基肥,为了满足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需要,提高产量,在生长第一、二年,每年结合中耕除草追肥3次。第一次追肥结合第二次中耕除草进行,要轻施和偏施,小苗多施,大苗少施,以促小苗赶大苗,变弱苗为壮苗,达到苗齐、苗匀、苗壮的目的。一般亩施人粪尿0千克或用硫酸铵15千克兑水浇施。第二次结合第三次中耕除草进行,每亩用堆肥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硫酸铵10千克混合均匀后在行间开沟施入,施后覆土。第三次在入冬苗枯后每亩用厩肥千克加过磷酸钙50千克、饼肥千克后混合拌匀施入田间,施后培土防冻。
4、灌溉排水:
黄芪苗期耗水量少,为促进根系下扎,增加根部长度,提高黄芪产量,在足墒播种的情况下,可以不浇水。若底墒不足,天气干旱,应用小水或隔行灌溉,切勿大水漫灌。在结果种熟期,如遇高温干旱,也应及时灌水,促使种子正常成熟,降低硬实率,提高种子质量。雨季土壤湿度过大,会导致根部腐烂,易积水的地块应注意及时排水,降低土壤湿度,以利根部正常生长。
5、打顶、摘蕾打顶摘蕾可以打破主茎顶端的生长优势,抑制黄芪株高,控制地上植株生长,减少养分消耗,促进根部生长,提高黄芪产量,是黄芪高产栽培的一项重要内容,据生产调查,一般可增产15.4%左右。
摘蕾一般于6月中旬出现花蕾时,将其摘除,通常每年摘蕾3—4次。打顶则要“适时”,打顶过早,会影响地上部分生长,降低叶面积系数,影响光合作用。降低产量,打顶过晚,则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根据黄芪生长发育特点,适时的打顶时间宜在7月下旬。
6、越冬期管理:
黄芪是多年生植物,从地上部枯萎,根头越冬芽形成到第二年返青前需要经历—天左右,搞好这一阶段的管理工作对黄芪第二年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生产上要采取必要措施,做好黄芪的越冬管理工作。
(1)清理田园:冬前黄芪地上部枯萎后,要及时清除枯枝落叶,并集中烧毁或堆沤,消灭越冬病虫源,减少翌年病虫害的发生。
(2)施肥培土
板蓝根种植技术
种植板蓝根应选疏松肥沃的土壤。前作作物收获后及时翻耕,越深越好,因板蓝根的主根能伸入土中50厘米左右,深耕细耙可促使主根生长顺直,光滑,不分杈。播种前,每亩施农家腐熟肥3-4吨。
及时播种
板蓝根可春播和夏播,春播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夏播不迟于6月。板蓝根多用条播法,按沟幅20-25厘米开沟,沟深1.5-2厘米,将种子用水浸后沥干,拌入细土,均匀撒入沟内,覆土1厘米厚,稍加镇压。每亩播种量2-2.5公斤。
田间管理
在板蓝根株高4-7厘米时,按株距6-7厘米定苗,除草,松土。定苗后视植株生长情况浇水和追肥,生长前期一般宜干不宜湿,以促使根部下扎;生长后期适当保持土壤湿润,促进养分吸收。一般5月下旬至6月上旬,每亩追施硫酸铵40-50公斤、过磷酸钙7.5-15公斤,混合撒入行间。生长良好的板蓝根可在6月下旬和8月中、下旬采收2次叶片。为保证根部生长,每次采叶后应追肥浇水。
收根留种
一年生板蓝根不开花结果,春播后当年收根。在刨收根时,选择无病虫害、粗大健壮、不分杈的根条留种,按行距50厘米、株距20-25厘米移栽到肥沃的留种地上,栽后及时浇水。
土贝母种植技术
土贝母别名假贝母、地苦胆、草贝等,为葫芦科土贝母属植物土贝母,以鳞茎入药,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之一。性味苦、微寒。有散结、消肿、解毒功能。在治疗乳痈肿、颈淋巴结炎、淋巴结核、乳腺炎、肥厚性鼻炎等疾病时效果良好。目前市场货源供应依河北、河南、山西、甘肃产的家种货为主。按照惯例,每年10月从开始是各大主产区采挖土贝母的黄金时节,采挖洗净、煮至无白心。
虽然目前土贝母已进入销售旺季药厂和商家北京看白癜风病哪个医院最好白癜风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