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土豆一车不如夜明珠一颗!如今,香菇的种植量连年上涨,但品质在逐年下降。这真是个怪圈!
由于香菇种植比较较益的下降,菇农不得不增加种植规模,以弥补收入的不足,从户均棒慢慢增加到现在的户均棒,有的菇农甚至达到袋的种植量。但养菇设施并未同比增加,同等面积的20平米养菌室,养棒应不超过袋,现在竟达到了甚至袋以上,叠棒层数从要求的10层直增加到15层、20层以上,养菌密度大大超过了技术要求,于是翻堆次数减少了,通风不良、刺孔不够、菌棒烧伤也就再所难免了。
栽培量的增加同时导致菇棚面积扩大,原0.5亩地的菇棚,现在都变成了1亩地以上的大棚,而且是“人”字形不漏水的顶,通风效果相当差,鲜菇品质大大下降。
建议从户均种植香菇一万棒减少到五千棒,一方面降低菇农劳动强度,降低菇房养菌密度,增加通风、翻堆、刺孔次数,至少4次以上,防止菌棒缺氧和烧堆,做到精细管理,培养壮菇、大菇、厚菇,人工剔除弱小和过密的菇,提高标准菇的比例,增强市场竞争力。
因为剔除小菇,并不会影响总产量,在转化率一定的前提下,优质菇比例自然提高,即便每棒产1斤优质菇,售价6元/斤,也比产1.5斤劣质菇,售价3元/斤收入要高,而且市场竞争力加强;另一方面缩小菇棚面积,利于棚内通风,特别是菇棚中间的空气质量得到改善,有利于提高菇品质量。再者,总生产规模的控制,减少了资源的绝对消耗量,达到可持续利用目标。
香菇不是产量大了好,而是品质优良了才好!减少户均种菇规模,强化管理精细程度,最终才有出路。
扫一扫上面白癜风治疗哪家医院好中科获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