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穴可疏解腹部结块的部位带脉穴

北京那个医院白癜风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带脉

《针灸穴名解》:

本穴为足少阳经与带脉之会穴。带脉为奇经八脉之一,在人身匝腰一周,如束带然。故名为“带脉”。治腰腹缓纵,溶溶如坐水中,或妇人小腹痛,里急后重,经带、瘈瘲等症。

图片截取自

3Dbody

图片截取自

3Dbody

图片截取自

3Dbody

图来源于经络穴位查询小助手小程序

图来源于大家中医app

图来源于大家中医app

所属经络

足少阳胆经,交会穴(足少阳、带脉)

《针灸大成》主治

主腰腹纵,溶溶如囊水之状,妇人小腹痛,里急后重,瘈疭,月事不调,赤白带下。

标准定位

《针灸大成》

季肋下一寸八分陷中,脐上二分,两旁各七寸半。足少阳、带脉二脉之会。《中国针灸学》章门直下,第十一肋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的交点上。《快速取穴彩色图谱》侧卧位。双臂上举,取一线通过脐中沿水平线绕腰腹一周,与腋中线相交,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此穴。图片来源于大家中医app

《腧穴学》杨甲三等主编

带脉在季胁下一寸八分。(《甲乙》)侧卧,在第十一肋骨游离端直下与脐相平处取穴。有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有第十二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十二肋间神经。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疝气,腰胁痛。《大成》赤白带下:带脉、关元、气海、三阴交、白环俞、间使。直刺0.5?0.8寸;可灸。《素问·气府论》王注足少阳、带脉二经之会。

《腧穴解剖学》邵金水等主编

带脉

足少阳胆经。

在侧腹部,第11肋骨游离端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

直刺0.8~1.2寸。

月经不调,带下,腰痛,胁痛,疝气。

1.皮肤:由第11肋间神经分布。

2.皮下组织:内有第11肋间神经的分支和胸腹壁静脉的属支。

3.腹外斜肌:位于胸下部和腹外侧部的皮下,外侧半是肌腹,内侧半为腱膜。该肌以8个肌齿起自第5~12肋骨的外面,与前锯肌、背阔肌的肌齿交错,肌束斜向前下,后下部肌束向下止于髂嵴前部的外唇和腹股沟韧带,前上部肌束向前下方移行为腱膜,参与构成腹直肌鞘前壁,止于白线,由下6对胸神经的前支支配。

4.腹内斜肌:位于腹外斜肌的深面。该肌起自胸腰筋膜、髂嵴前部和腹股沟韧带外侧2/3,后部肌纤维斜向前上方,止于第12、第11及第10肋软骨及助骨下缘;中部肌纤维水平向内移行为腱膜,止于白线;下部肌纤维斜向内下方移行于腱膜和形成联合腱,联合腱止于耻骨梳和耻骨结节附近。该肌由肋间神经、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和腹股沟神经支配。

5.腹横肌:位于腹内斜肌的深面。该肌起自第7~12肋软骨内面、胸腰筋膜、髂嵴前部和腹股沟韧带外侧1/3,肌纤维向内横行,移行为腱膜,止于白线,由肋间神经、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支配。该穴的深面由浅入深依次有腹横筋膜、腹膜外筋膜、壁腹膜、腹膜腔、肝或横结肠等结构。

若直刺过深,针尖可通过腹横筋膜、腹膜外筋膜、壁腹膜进入腹膜腔,进而可刺中升结肠(右带脉穴)、降结肠(左带脉穴);若大幅度提插、捻转,可引起急腹症,后果严重。

图片来源于《腧穴解剖学》邵金水等主编

足少阳胆经循行视频

视频录自于

3Dbody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针灸穴名解——高式国著》、《针灸大成》、《中国针灸学》、《腧穴学》杨甲三等主编、《快速取穴彩色图解》、《腧穴解剖学》邵金水等主编。图片来源于经络穴位查询小助手小程序、大家中医app,视频录自于

3Dbody。图片与视频下皆已注明。明德初心仅作为专业学术分享使用,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xianshan.com/bszl/3142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