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锦鲤相信各位正在复习园林理论的宝宝们
都知道古典园林平面图的重要性
不管你考东南、南林、苏大、北林、安农还是其他学校
古典园林平面图都是大家需要掌握的重点难点
但是厚厚的中国古典园林史上
有辣么多大大小小的园子
如果全都要背下来
是不是要发出土拨鼠叫!
其实中国古典园林史的精彩
是可以快速记忆的
今天本锦鲤就放出压箱底的
中国古典园林史笔记
快点击右上角“…”收藏起来!
园林的生成期(先秦、秦汉)
中国古典园林第一个类型:皇家园林最早的:殷纣王沙丘苑台、鹿台,周文王灵囿、灵台、灵沼{奠定前朝后寝的规划体系}
春秋战国时期:
吴王夫差姑苏台,游赏功能为主,
楚灵王章华台,第一座层台累榭的大型游宫
秦:囿+宫室建筑=建筑宫苑
上林苑、兰池宫:挖池筑岛,模拟仙山
阿房宫:按天上星座的布设来安排地上皇家宫苑的布局,天人感应
西汉:上林苑、未央宫、建章宫、甘泉宫
上林苑: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
1.山水:昆明池、影娥池、琳池、太液池2.植物、动物:3.苑:“上林苑门十二,中有苑三十六”。4.宫:即宫殿建筑群(如犬台宫、扶荔宫等)5.台:(土或木堆筑)6.观:观、馆是汉代对体量比较大的非宫殿建筑的通称。7.生产基地:苑内设作坊多处,设果园、蔬圃、养鱼场、牲畜圈、马厩,供应宫廷需要。上林苑是一座多功能的皇家园林,具备了早期园林的全部功能——狩猎、通神、求仙、生产、游憩、居住、娱乐,此外还兼有军事训练基地的功能。也是一个范围极其广阔的天然山水环境,各种建筑物和建筑群疏朗地散布其间,全然不同于秦代宫苑之建筑密集,复道相连的情况。未央宫:是大朝和皇帝、后妃居住的地方,有内垣和外垣两重宫墙
建章宫:前宫后院具有明显中轴线,是后世大内御苑规划的滥觞,一池三山
甘泉宫:历史上第一座宫苑结合的离宫御苑
东汉:规模较小,游览功能上升为主要功能
私家园林:记载较少
梁孝王刘武兔园:筑山不仅用土,还用石堆叠,历史上最早的土石并用的假山
富人袁广汉园
小结:先秦、秦、两汉的园林造园活动的规模很大,但始终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主流是皇家园林,功能由最早的狩猎、通神、求仙、生产为主逐渐转化为游憩观赏为主,建筑物只是简单的散布在环境中
总体规划比较粗放,未达到艺术创作的境地
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
山水诗大量出现、山水画出现
私家园林
自然美的发现——山水园文人名士的生活态度(魏晋风流):
遁世而沉醉于自然当中,追求超脱尘世的生活有皇家园林和文人园林之分,中国园林风格在六朝时期确定
城市型私园——宅院、游憩园
北方洛阳张伦宅院、南方南齐文惠太子玄圃、梁武帝之弟、湘东王萧绎湘东苑
别墅园
石崇的金谷园:安享山林之乐趣,临河、地形略有起伏的天然山水园
魏晋南北朝私家园林特点:
以居处园林来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赐予
园林规模由汉代的宏大到朴素雅致
创作手法由单纯写实到写实和写意相结合
私家园林迈出了转折期的第一步
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仍然沿袭上代传统;
狩猎、通神、求仙、生产的功能已经消失或仅具象征意义,景观的规划设计已较为细致精练;
作为艺术创作不如私家园林活跃,直到南北朝后期似乎才接受私家园林的某些影响,在造园艺术方面得以升华到更高的阶段。
御苑铜雀园,园内除宫殿建筑外,在靠西城墙处筑高台三:冰井台、铜雀台、金虎台,分别储存冰、盐、粮食。另有鱼池养鱼,武库贮藏军械。是一座兼有军事坞堡性质的皇家园林。芳林园在洛阳城内的北面,乃东汉之旧苑。魏明帝大治洛阳宫室时加以扩建,由皇帝亲自率领百官参加“劳动”,可见这是当时最重要的一所皇家园林。建康的皇家诸园中,比较著名的是“华林园”和“乐游园”。华林园:大内御苑皇家园林特点:规模比较大,建筑类型多造景仍然保持着神仙境界的模拟和各种象征意义多用雕刻物作为点缀山水气度开阔,但缺乏曲折幽致,植物配置多选珍贵品种,山石多选稀有石材,形成不同于私家园林的皇家气派皇家园林注重历史的传承,造园技术有一定的保守性后期皇家园林逐渐受到私家园林的影响,局部运用写意手法寺观园林
佛、道盛行,作为宗教建筑的佛寺、道观大量出现,相应地出现了寺观园林这个新的园林类型。
宗教建筑的世俗化意味着寺、观无非是住宅的放大和宫殿的缩小。
城市的寺观不仅是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居民公共活动的中心。
《洛阳伽蓝记》《洛阳伽蓝记》记载当时佛寺园林最为详尽在荒无人烟的山野地带营建寺观又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一是靠近水源以便获得生活用水;二是靠近树林以便采薪;三是地势向阳背风、易于排洪,小气候良好。于是,以宗教信徒为主的香客、以文人名士为主的游客纷至沓来。自此以后,远离城市的名山大川逐渐形成了原始型旅游的风景名胜区。佛寺和道观,便成为这些风景名胜区的人文景观的主体和原始型旅游的接待场所。庐山的第一座佛寺——东林寺。
小结
中国古典风景式园林由再现自然进而至于表现自然,由单纯的模仿自然而至于适当的概括抽象化,在如何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方面有所探索
园林的狩猎、求仙、通神的功能基本消失或仅保留象征意义,游赏活动成为主要甚至是唯一的功能
皇家园林的建设纳入都城的总体规划中,大内御苑居于都城的中轴线上,寺观园林的出现开拓了造园活动的领域,对风景名胜区的开发起主导作用,建筑作为一个造园要素,与其他要素取得了密切的协调关系
园林规划从前此的粗放转变为较细致的更自觉地设计经营,造园活动已完全上升为艺术创作的境界
本章重要园子知识点汇总
园林的生成期—殷、周、秦、汉
这一时期是园林刚刚起步的时期,涌现了许多第一次,第一次模拟仙山,“一池三山“的开创,上林苑发展为最大的皇家园林......,这一时期需要同学们记住这些首创的模式及他们的含义,除了会考简答之外,历年考试最容易考填空和选择,需要同学们注意,不要将园子搞混淆。兰池宫(秦)在生成期园林中占重要地位重点:挖池筑岛,模拟仙山意义:1、引渭水为池,池中堆筑岛山,首次见于史载园林的理水,筑山之举。
2、堆筑岛山名为蓬莱山,以模拟神仙境界,从此皇家园林多了一个求仙功能
上林苑(西汉皇家园林)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西汉)内容1.山水:昆明池、影娥池、琳池、太液池
2.植物、动物:
3.苑:“上林苑门十二,中有苑三十六”。"园中之园“
4.宫:即宫殿建筑群(如犬台宫、扶荔宫等)
5.台:(土或木堆筑)
6.观:观、馆是汉代对体量比较大的非宫殿建筑的通称。
7.生产基地:苑内设作坊多处,设果园、蔬圃、养鱼场、牲畜圈、马厩,供应宫廷需要。
意义/特点1、也是一个范围极其广阔的天然山水环境,
2、各种建筑物和建筑群疏朗地散布其间,全然不同于秦代宫苑之建筑密集,复道相连的情况。
3、上林苑是一座多功能的皇家园林,具备了早期园林的全部功能——狩猎、通神、求仙、生产、游憩、居住、娱乐,此外还兼有军事训练基地的功能。
未央宫(西汉皇家园林)长安最早建成的宫殿之一易考点柏梁台:西汉著名台榭建筑,建在未央宫内建章宫(西汉皇家园林)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具有三仙山模式的古典园林(/南林考题)重点:前宫后院具有明显中轴线,是后世大内御苑规划的滥觞,是第一座具有完整三仙山模式的皇家园林,“一池三山”成为皇家园林的主要模式“一池三山”一池:指太液池。三山:指神话中东海里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并有仙人居之,兔园/梁园(西汉/东汉私家园林)文献记载用石头筑山的首例,现存叠石假山最早的一例“以土为山,以石叠山“形容“山石、花木、建筑之胜“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
这一时期的重点园子不多,最重要的就是需要记住仙都苑,具有象征的开创性意义,除此之外几个私家园林也容易考辨析题(城市/山林)。铜雀园(魏晋-皇家园林)已经具有大内御苑的性质内容1、在靠西城墙处筑高台三:冰井台、铜雀台、金虎台2、是一座兼有军事坞堡性质的皇家园林。仙都苑(魏皇家园林)规模宏大,有一定象征手法(五岳、四海、四渎),在皇家园林史上具有象征的开创性意义。
重点五岳、四海、四渎:苑中封土堆筑为五座山,象征五岳,五岳之间引来漳荷之水分流四渎为四海
私家园林张伦宅园城市私园——宅园游憩园
(写实与写意相结合)
金谷园庄园别墅——平原
(生产性经济实体)
潘岳庄园庄园别墅——平原
谢氏庄园庄园别墅——山林
(《山居赋》)
今日的锦鲤笔记分享就到这里啦
明后天咱们继续分享中篇和后篇
宝宝们可以当作笔记收藏起来
随时在碎片时间打开手机翻看背诵哦
end
??往期精彩链接画了一个暑假,看看你的图有没有上榜呀?
前方高能:同样暑假学快题,你和他们差在哪儿?
弯道超车必备!零差评的秋季快题一周一练即将上线啦!
震惊!他们学了这个课,快题画成了这样……
内部爆照
先睹为快,18级考研快题种子选手强势来袭!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