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小仙女们,三月不减肥,四月徒伤悲,又到了大家立减肥flag的时候了!终于熬过了藏肉的季节,现在正是一展身材的大好时机,怎样才能在不经意间暴露好身材呢?自然是要适当的晒一下马甲线了!
马甲线是指腹直肌和腹外斜肌的交界处,每个人都有,只是你的被厚厚的脂肪遮住了而已,所以,也就有了虐腹这种仙女们最钟爱的运动方式。但是,对于大部分宝妈来说,虐腹不能随便做,因为不仅不会有马甲线,还有可能加重腹直肌分离的问题。
腹直肌由一系列肌腱交织组成,有筋膜鞘(腹直肌鞘)覆盖,并被中央的白线分割,腹直肌将前胸(肋骨)与前盆骨(耻骨)连接起来,是前腹部重要的肌肉。如果不好理解,可以想象一下八块腹肌的位置。它的作用是弯曲脊柱,抵抗脊柱伸展。
腹直肌分离
女性妊娠期间,由于胎儿逐渐长大撑起腹壁,再加上体内激素作用,使腹白线松弛,连接力量下降,导致腹壁张力很快超过腹白线的弹性极限,结果左右两边的腹直肌被迫分开,形成腹直肌分离。
腹直肌分离的危害
1、小肚子永远突出,腹部堆积赘肉,影响美观。
2、产后腰痛、骨盆前倾。随着腹直肌分离程度的不断加深,腹部肌肉力量大幅减弱,对腰背部的承托力也明显减少,并且腹直肌松弛情况和腰腹部肌肉力学平衡情况,均可导致骨盆发生前倾、增加腰椎生理弯曲程度,加重腰背部疼痛的发生率,引起产后长期腰痛或腹壁疝等的发生。
如何自测
1、仰卧,两腿弯曲;
2、露出腹部,抬起上身,腹部用力屏气;
3、右手食指和中指,探入腹部,感觉到两侧腹肌向中间挤压手指;
4、测量两侧肌肉的距离。
正常:2指以内(含2指);需改善:2~3指;需就医:3指以上。
对腹直肌分离有哪些认识误区
1、腹直肌分离只会发生在孕产妇身上
除了孕产妇,肥胖的人、腹疝患者都有腹直肌分离的可能。
2、腹直肌分离会自然恢复
孕妇在妊娠期会出现腹直肌生理性分离,但是分离距离较小,孤儿在产后大多能够自行恢复,但是当分离距离过大时,则会发展为病理性腹直肌分离,很难或者无法恢复。
3、腹直肌分离修复越早开始越好
一般认为,产后6周-12个月是最佳修复时间,一般不建议产后马上开始训练。
4、只有剖宫产才会腹直肌分离
无论是剖宫产还是顺产,都有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离。
5、腹直肌分离就要锻炼腹部
腹直肌分离人群不能盲目参加虐腹运动,例如上卷腹运动、下卷腹运动这些直接依靠腹直肌发力完成的动作,早期是不太建议做。
如何自我修复
腹直肌分离训练更多的是练习腹横肌、腹内外斜肌。腹直肌一个主要作用是前屈,腹横肌主要是维持腹压,属于核心肌群。早期不建议进行躯体运动幅度过大、力量过大的腹部训练。
1、站姿收腹
动作要点:靠墙站立,保持中立位,后脑勺、背部和臀部贴墙,双脚距墙30cm。吸气准备,呼气时腰椎贴墙,然后吸气还原。10-15次/组,2-3组。
2、跪姿收腹
动作要点:四点跪姿,肩、腕、膝、髋四关节保持垂直,脊柱持中立位。胸椎自然后屈,腰椎自然前屈。吸气小腹放松,呼气时用力内收。10-15次/组,2-3组
3、跪姿伸腿
动作要点:四点跪姿。吸气准备,呼气时右腿慢慢向后伸;吸气不动,呼气慢慢收回。4-6次/组,每侧腿2-3组。
4、仰卧抬腿
动作要点:仰卧,双腿弯曲,双脚分开与髋同宽。双手放身体两侧,脊柱和骨盆保持中立。呼气抬起右腿,膝关节弯曲90度,吸气落下。6-8次/组,每侧腿2-3组。身体控制熟练后,可改成双腿交替,在空中换腿。8-10次/组,2-3组
5、仰卧蹬腿
动作要点:仰卧,下巴微收,双手扶住右小腿前方,腰椎压住垫子。吸气准备,呼气时右腿向远处蹬。6-8次/组,每侧腿2-3组。
注:如果您的问题比较严重,则需要请求专业康复师的帮助。
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着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着力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
本文来源:妇幼保健院
希望大家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