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粒白血病三个发展时期的诊断要点

随着医学的进步,慢粒白血病通过有效的治疗,已经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控可治的“慢性病”,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都得到了明显地改善,但这些都依赖于对病情的早期认知,诊断和治疗。

如何尽早发现慢粒白血病?

慢粒白血病的整个病程分为3个期: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

慢粒白血病慢性期诊断标准:

1.脾大,可有发热、乏力、厌食、体重减轻等症状。

2.血象:白细胞显著增高(30×/L),以中幼、晚幼及杆状核粒细胞为主,原始细胞10%,嗜酸、嗜碱粒细胞增多,可见少量有核红细胞。

3.骨髓象:骨髓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以粒系增生为主,中、晚幼及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原始细胞10%。

4.中性粒细胞NAP积分显著降低或阴性。

5.Ph染色体阳性和/或BCR/ABL融合基因阳性。

6.CFU-GM集落或集簇明显增加。

慢粒白血病加速期诊断要点:有以下一项或一项以上就可以诊断。

1.外周血或骨髓中原始细胞10~19%。

2.外周血嗜碱粒细胞≥20%。

3.与治疗无关的持续性血小板减少(×/L或治疗无效的持续性血小板增多(0×/L)。

4.进行性脾肿大和白细胞增多,治疗无效。

5.克隆演化的细胞遗传学证据(即出现CML慢性期初诊时没有的额外遗传学异常)。

6.成片成簇的巨核细胞增殖,伴有显著的网硬蛋白增多或胶原纤维化,和/或明显的粒细胞发育异常等应考虑提示CML加速期,这些表现尚未经过大系列临床研究分析,因而尚未明确它们是否为CML加速期的独立诊断标准,但它们常与上列的一项或一项以上特征同时出现。

慢粒白血病急变期诊断:具下列之一者,可考虑为急变期

1.原始细胞在外周血或骨髓中20%。

2.有髓外原始细胞浸润。

3.骨髓活检可见大片灶或簇状分布的原始细胞。

CML慢性期诊断不困难,根据临床表现,凡有不明原因的持续性白细胞数增高、有典型的血象与骨髓象变化、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减低或呈阴性、脾脏肿大、骨髓细胞Ph染色体和/或BCR/ABL融合基因阳性,诊断即可确定。

欢迎添加病友咨询官方

长按识别下方病友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xianshan.com/bsyy/2707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