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看口型,猜六个韵母。
我本来玩一个游戏,请你来看老师的口型,猜是哪个韵母?
2、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在拼音王国里畅游,这是什么地方?
(原来小明和他的爸爸在一起爬山。)
再仔细观察他们在干什么?
(小明和爸爸在爬山,爸爸背着一个大背包,手里拄着一根拐杖,小明手里拿着收音机,收音机正播放着音乐,山下有两个小朋友在门洞里做游戏。)
3、这幅画里藏着我们今天要学的四个拼音字母。
二、结合语境,学习b、p、m、f。
1、学习声母b。
(1)认真听,小明的收音机里正播放着动听的音乐。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声母“b”和“播放”的“播”。
发音是差不多的,不过声母发音的时候,要读得轻一些、短一些。
仔细看老师的口型:双唇紧闭,把气憋住,让气流自己冲出去。“bbb”
(2)开火车读。
(3)编儿歌,记发音。
(播放播放,bbb。广播广播,bbb。菠菜菠菜,bbb)
(4)记形。
仔细看图,这个像什么呀?
(像小明手里拿着的收音机。)
(5)联系生活,编口诀:
左手拇指bbb。右下半圆bbb。小六小六bbb。
2、认识声母p。
(1)读准音。
(2)小明和爸爸正在爬山坡,上坡的“坡”读的轻一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声母“p”的音。
听老师读,认真看口型:双唇先紧闭,突然张开,送出一股很强的一口气。
(3)开火车读
(4)编儿歌。
(山坡山坡,ppp。泼水泼水,ppp。)
3、对比b和p。
b和p长的很像,你能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1)发音不同
用一张白纸放在嘴前,读b时,白纸不动。读p时,气流吹动白纸。
(2)请同学们把手心放在嘴前来体会一下,送气和不送气的不同。
(3)形状不一样。
右下半圆bbb,右上半圆ppp。
(4)游戏:猜口型
两个人,一个人读声母不出声,另一个人通过口型、气流,来辨别哪个声母?
4、模仿认读m、f。
接下来认识也藏在这幅画中,你发现了吗?同桌之间找一找。
(两个门洞像mm,摸人的摸,读音也是m,爸爸手里的拐杖,样子像f。)
5、编口诀,记声母。
两个门洞mmm,一根拐杖fff。
6、读准音。
注意上牙齿碰到下嘴唇,读的轻而短
7、四个声母编儿歌。
爸爸带我爬山坡,拄着拐杖听广播,爱护花草不乱摸。
三、初步学习拼读。
1、看这个小女孩在干什么?
(她正在把声母b推向韵母a,在读的时候,声母b要快速划向韵母a,拼成一个音节ba。)
2、拼读方法:
在拼读的时候,前面的声母要轻而短,后面的韵母要重而响,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3、自由拼读。
4、练习ba带声调音节。
5、小组比赛:
比赛规则:拼读对一个音节为小组加一分
6、拼读词语,认识“爸、妈”。
7、引导发现:
(1)观察音节,你有什么发现?
(前一个音节有声调,后面一个音节没有声调,而且前一个音节和后一个音节是一样的。)
(2)不带声调的音节,我们称他为轻声。
四、复习巩固: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四线格,今天学习四线格宝宝怎么在四线格里写得更规范、更漂亮?
1、观察
一看拼音住在哪。
(b、f占中格和上格,p占中格和下格,m占中格。)
二看拼音有几笔。
三要看清每一笔。
2、书写
教师边讲解,边进行示范。
(1)声母b:
竖的书写一定要从第一线下起笔到第三线收笔,起笔不能顶第一线,竖要直。
右半圆是新笔画,要在二线下起笔,三线上一些收笔,写圆,要占满中格。
(2)声母p:
占中格,第一笔竖写直,第二笔和第三笔都是右弯竖,弯要圆,竖要直,两个门洞要一样宽。
(3)声母m:
三笔写成,占中格,画右弯竖。
(4)声母f:
左弯竖的书写不能顶第一条线,弯要圆,竖要直。
3、教师示范,学生描红。
4、评价。
5、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