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道穴是足少阳胆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髂前上棘的前下方,
五枢穴前下0.5寸,在髂前上棘前内方,有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
有旋髂浅、深动、静脉;
布有髂腹股沟神经。
别名
外枢。
出处
《针灸甲乙经》:“维道,一名外枢,在章门下五寸三分”
穴名解析
维道。
维,系物的大绳或维持之意。
道,道路。
维道名意指带脉气血在此又继续循胆经路线运行。
本穴物质为五枢穴传来的地部经水,
胆经气血在京门、五枢、维道此三穴实际上是借带脉道路而行,
至本穴后才交于胆经的居髎穴,
本穴如有维持胆经气血运行的连贯作用,故名维道。
外枢。
外,带脉之外也。
枢,门户的转轴也。
外枢名意指带脉气血由此外输胆经。
理同维道名解。
维道穴的准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
在五枢穴前下0.5寸处取穴。
穴位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叫髂腰肌。
浅层布有旋髂浅动、静脉;
第11、12胸神经前支和第1腰神经前支的外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
深层有旋髂深动、静脉,股外侧皮神经,
第11、12胸神经前支和第1腰神经前支的肌支及相应的动、静脉。
功用
宣痹止痛,疏调气机。
主治
腰胯痛,少腹痛,阴挺,疝气,带下,月经不调,水肿。
穴位配伍
1、道穴配横骨穴、气冲穴、冲门穴、大敦穴缓解治疗疝气。
2、道穴配三阴交穴、中极穴、带脉穴、五枢穴、
太冲穴缓解治疗治卵巢囊肿、闭经。
3、道穴配百会穴、三阴交穴、气海穴、
足三里穴缓解治疗气虚下陷之阴挺或带下症。
操作方法
1、灸法:向前下方斜刺0.8-1.5寸。
2、条灸10-20分钟,维道穴艾炷灸3-5壮。
3、拿:点法、按法。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子宫内膜炎、附件炎、盆腔炎、
子宫脱垂、慢性阑尾炎等。
免责声明: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