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康复生娃后想运动消肚腹直肌分离程

北京看白癜风最正规的医院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辛苦怀胎10个月,终于卸货!许多爱美的妈妈迫不及待做腹部运动,以消除大肚腩。不过,专家指出,产后身材能否迅速恢复到怀孕前的状态,关键在于腹直肌的分离程度,需尽量保持在间隔2指宽度以内。

最近一位32岁的专业运动员妈妈在自己的INS发了一组真实的照片,看她PO出来的生娃前和生娃后的对比,尽管生完了,但是肚子还是会突出来一块...许多人不禁疑惑,这是怎么回事?

再来两张图对比一下...

可以看到她生娃后腹部依然突出了一块...

专家指出,女性在妊娠过程中,随着子宫内胎儿逐渐增大,腹壁皮肤、筋膜、腱膜、肌肉等被极度扩张,且腹前外侧壁肌肉之一—腹直肌出现分离;另外,妊娠期间往往营养过剩,腹部也堆积过多的脂肪。生产后若未能得到正确的康复指导,分离的腹直肌没有回复原位,则会遗留非常难看的肚腩,并可伴发腰背疼痛、压力性尿失禁等。

腹壁解剖知多少?

腹壁以腋后为界分为前方的腹前外侧壁和后方的腹后壁。腹前外侧壁从外至内大致依次为皮肤、筋膜、肌肉和腹膜。在健康状态下,腹壁皮肤和肌肉的张力、弹性适度,脂肪层厚度适中,腹部外形平坦。

1筋膜:包括浅筋膜和深筋膜。2肌肉:由沿前正中线两侧纵行排列的腹直肌和两侧的三层阔肌组成,包括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

另外,还有腹直肌鞘、白线、腹股沟管等腹肌的肌间结构。

①腹直肌鞘:由腹部三层阔肌的腱膜包裹腹直肌而成,其中腹外斜肌腱膜与腹内斜肌腱膜的前层构成腹直肌鞘前壁,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层与腹横肌腱膜构成腹直肌鞘的后壁。

②白线:为两侧腹直肌鞘纤维在腹部正中线互相交织而形成的一条腱膜带。脐上白线较宽,约1厘米;脐下白线因两侧腹直肌互相靠拢而变窄。

产后腹直肌分离,你听说过吗?

女性妊娠期间,一方面体内激素的作用,使腹白线松弛,连接力量下降;另一方面子宫内逐渐长大的胎儿撑起腹壁,使之承受的压力日渐增大。两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腹壁张力很快超过腹白线的弹性极限,结果左右两边的腹直肌被迫分开,形成腹直肌分离(Diastasisrecti)。(图1、图2)

正常的腹直肌

分离的腹直肌

几乎所有女性在妊娠晚期都会发生程度不同的腹直肌分离,其中身材娇小者、腹壁肌肉较弱者以及怀有巨大儿或多胞胎者情况会更严重;另外,腹壁各层组织的弹性会因怀孕次数增加而变差,所以多次生育者情况也更严重。

根据临床观察,在生产后第3天,约有60%-70%女性的腹直肌会分离会超过两指宽。如果没有外界干预,即使坐完“月子”(即产褥期,约6-8周),仍有30%女性的腹直肌不能回复至原位。这既会使她们的脊柱稳定性下降,导致腰背疼痛,又使腹部膨隆,失去平坦的外观。

如何自我检测腹直肌分离?

自然生产后3天(剖宫产视伤口恢复情况而定)可以自行检查腹直肌分离情况。方法如下:

①仰卧,两膝弯曲约90度,脚掌平放(脚跟与坐骨对齐),全身放松;

②将一手手指置于肚脐下方;

③采用腹式呼吸,先吸气,在呼气同时将头和肩慢慢抬离床面(腹壁肌肉收缩)配合手指轻轻下压,检查是否有腹直肌分离,并根据能插入的手指数目来测量分离的程度。

重复以上动作,依次检查脐下、脐上、脐周三个区域。

正常:2指以内(含2指)需改善:2-3指需就医:3指以上

如果两侧肌肉的距离大于3指就属于比较严重的腹直肌分离,有可能会引起疝气(小肠从腹壁突出到体外),需要及时就医;如果在2-3指之间,须注意不可以进行躯干弯曲和扭转的负重练习,因为这会使分离的情况更加严重。

如果将分离的腹直肌比作衣服的两襟,可以看到,当躯干弯曲和扭转时会加大分离程度,所以当腹直肌分离距离在2-3指,则须首先进行分离改善训练,直到腹直肌分离的距离恢复到2指之内后,才可以进行负重躯干弯曲和扭转练习。

如何纠正腹直肌分离

按照现代医学观点,大多数女性可以从产后第3天开始(剖宫产视伤口恢复情况而定)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有关的腹肌锻炼。总体原则是先加强腹壁最深层肌肉——腹横肌(Transverseabdominis,TvA)的力量和功能控制,然后再锻炼腹直肌、腹内外斜肌等腹壁外层肌肉。

(1)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Abdominalbreathing),它以膈肌运动为主,配合腹部运动。主要是锻炼腹横肌,以从内部收缩腹部。方法如下:

①取仰卧或舒适的坐姿,松开腰带,全身放松;

②将右手放在腹部肚脐,左手放在胸部。吸气时向外扩张腹部;呼气时向内收缩腹部,最大限度地把肚脐吸引向脊柱,略停5~10秒。此为一个循环。注意,整个过程中要尽量保持胸腔不动。

③循环往复,保持呼吸节奏一致。一般每次5~10分钟,每日3次。

(2)Pull-Ins

主要是锻炼腹横肌,以从内部收缩腹部。方法如下:

①仰卧,两膝弯曲约90度,脚掌平放(脚跟与坐骨对齐),全身放松;

②将双手放在腹部肚脐两侧。吸气时向外扩张腹部;呼气时向内收缩腹部,同时双手顺势向内下方推挤,努力闭合腹直肌之间的间隙,略停5~10秒。此为一个循环。

③循环往复,保持呼吸节奏一致。一般每次5~10分钟,每日3次。

(3)SplintedCurlups

主要是锻炼腹横肌以及腹直肌、腹内外斜肌。方法如下:

①仰卧,两膝弯曲约90度,脚掌平放(脚跟与坐骨对齐),全身放松;

②双臂交叉放于腹部,双手掌各抵住腹部一侧。吸气时向外扩张腹部;呼气时向内收缩腹部,同时将头和肩慢慢抬离床面(腹壁肌肉收缩)配合双手将两边的腹肌往中间推,略停5~10秒,慢慢将头和肩放回床面。此为一个循环。

③循环往复,保持呼吸节奏一致。一般每次3~5分钟,每日3次。注意,运动量宜从小到大。

另外,在步骤②也可以用浴巾或床单包绕腹部一周,并在腹中线互相交叉,然后两手抓住浴巾或床单末端,当头和肩慢慢抬离床面时配合双手拉紧浴巾或床单,使两侧腹肌往中间靠拢。

(4)仰卧起坐(Situp)、卷腹(Crunch)、平板支撑(Plank)等

主要是锻炼腹直肌、腹内外斜肌、腹横肌等所有腹壁肌肉。不过,在腹直肌分离仍大于两指宽(约2cm)的情况下只能进行上述腹式呼吸、Pull-Ins、SplintedCurlups运动,只有当分离小于两指宽后才能进行这些常规的腹部运动,否则会加重腹直肌分离程度。

总之,产后恢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运动量应逐渐增加,切不可因急于恢复身材而过量运动。

通过以上矫正运动,大部分女性分离的腹直肌都可回复原位,但有极少数女性由于营养不良、产后运动不当等原因,腹直肌分离未见明显改善,甚至出现腹壁疝(如小肠凸出肚脐的脐疝),这时应该采取外科手术治疗,将两侧分离的腹直肌间断缝合。

另外,为了减少产后腹直肌分离概率和程度,女性怀孕前应多做一些如仰卧起坐、卷腹、平板支撑等运动,以增强腹壁肌肉力量和腹部皮肤、筋膜弹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xianshan.com/bsyf/2696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