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伟大的妈妈
腹直肌分离的危害
1.腰背疼痛
2.脏器下垂
3.体态臃肿
4.漏尿
腹直肌分离的原因
妊娠时,子宫逐渐增大会将腹肌拉长,使两条腹直肌从腹白线的位置分离,左右两侧的腹直肌的距离也就变大变宽。当这距离超过2cm以上,就是腹直肌分离,这个空隙一般在分娩6-8周之后会自我修复关闭。
身材瘦弱、多次妊娠、高龄产妇、肌肉张力低下、脊柱前凸的女性容易患腹直肌分离;第一次怀孕已发生腹直肌分离的女性较第二次怀孕时腹直肌分离的几率明显增加;妊娠时有脐疝、腹壁疝和不稳定骨盆病史的女性,也容易发生腹直肌分离。
如何确定腹直肌分离
1.双腿弯曲仰卧于地上,暴露腹部,然后腹部用力屏气并抬起上身(使腹部肌肉保持紧张)
2.用食指和中指并拢,垂直深入腹部,会感受两侧腹肌向中间挤压手指。
3.用手指大致测量测量左右两侧腹肌的宽度。
正常范围:2cm以内。
需改善的:2-3cm。
需及时就医:3cm以上,属于比较严重的腹直肌分离,可能会引起疝气,需要及时就医。
运动疗法
注意事项:
在进行腹直肌分离治疗前,要先检查盆底肌力,是否达3级以上才能进行腹直肌分离治疗。
不可进行躯干屈曲,扭转等运动,以免造成腹直肌进一步分离。
站姿收腹
准备动作:背对墙面站立,将上身靠在墙上(保持中立位,后脑勺、背部、臀部贴在墙面)双脚距离墙面大概30厘米。
动作讲解:吸气准备;呼气,腰椎去贴墙面,之后,吸气还原。每组10~15次,重复3~5组。
注意事项:避免手臂向后发力推墙,尽可能腹部向内收,主动靠近墙壁,想象用肚脐向墙壁方向靠近的感觉。
跪姿收腹
准备动作:四点支撑,髋关节和膝关节垂直,大小腿保持90°,肩关节和腕关节垂直,脊椎在中立位(胸椎自然后屈,腰椎自然前屈)保持背部平行成一条直线。
动作讲解:吸气,小腹自然放松;呼气时,用力将小腹向内收回。每组重复10—15次,做3—5组。
注意事项:整个过程不要改变脊椎的中立位(不要塌腰撅臀部),只有腹部在活动,想象将肚脐拉向腰椎的感觉。
仰卧抬腿
准备动作:仰卧,下巴微收,双手扶住右腿小腿上方,腰椎压住垫子,左腿悬空伸直。
动作讲解:吸气,准备;呼气,右腿向远处蹬出,完成8-10次。换另一侧腿重复,完成3-4组。
注意事项:用手扶腿的时候,尽量向胸口按压,令腰椎压向垫子。另一条腿尽量向远处伸,同时保持腰椎不要抬起。
李喆
主治医生,
硕士研究生,
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
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脊髓损伤及骨折术后相关疾病的诊治!
PS:以上图文来自于网络,由李喆医生整理。
图文:李喆
排版:孙霞
审核:刘西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