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常见野花,可祛风除湿活血截疟

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不语含嚬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唐薛昭蕴《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

红蓼花语:立志、思念

红蓼为蓼科,蓼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红草、东方蓼、游龙、狗尾巴等。原产中国,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红蓼植株优美,花密红艳,及具观赏价值。可于庭院、水边栽植点缀,也可盆栽置于阳台、书房摆设,是绿化、美化庭园的优良草本植物。红蓼可供药用,有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活血、截疟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痢疾、腹泻、吐泻转筋、水肿、脚气、痈疮疔疖、蛇虫咬伤、小儿疳积疝气、跌打损伤、疟疾。

红蓼高可达2米,茎粗壮直立。叶宽卵形、宽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托叶鞘筒状,膜质。总状花序呈穗状,顶生或腋生,花紧密,微下垂,淡红色或白色。瘦果近圆形,黑褐色,有光泽,花期6~9月,果期8~10月。红蓼喜光,喜温暖湿润环境,喜水又耐干旱瘠薄,在疏松肥沃、湿润的土壤中生长最好。

红蓼的栽培技术

(1)育苗技术:于9月中旬成熟种子,采回后去掉种皮,阴干,置于干燥处贮藏,翌年早春进行播种。播前深翻整地施基肥,按株行距30×35厘米,开深6厘米的播种穴,每穴播8~10粒种子,播后覆土2厘米,及时喷透水,保持苗床湿润。出苗后及时除草浇水,幼苗具2~3片真叶时间苗,保证每穴有苗3株即可,间苗后追施肥一次。苗高10~15厘米时即可移栽。

(2)栽培技术:选择疏松肥沃、湿润的土壤进行栽种,栽后浇透水,填土压实。盆栽用园土、细沙加少量基肥做盆土,栽后移至有光照处养护,但不可在阳光下暴晒。生长期每月施一次稀薄液肥。盆栽红蓼要经常摘心,以控制植株高度,保持良好株型。(中国农林科技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xianshan.com/bshl/3220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