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讨论腹直肌分离症

腹直肌分离(diastasisrectiabdominisDRA)症

是指腹直肌沿腹白线从中线向两侧分开,出现腹壁的缺损的表现。多见于新生儿和妊娠期及分娩后的妇女,前者是由于腹直肌在白线的发育问题,后者是逐渐增大的子宫和腹腔内的压力将腹直肌向两侧撑开,形成腹壁正中的缺损,表现为腹壁疝的症状。

幸好,上述情况并不多见。今天与各位分享一病例,产后出现的腹直肌分离,以及由此引发的一些思考

病例

患者女,32岁。因“足月妊娠分娩后仍腹部突起3个月”于今年9月入院。

3个多月前,病人足月生产1活婴,产程顺利。婴儿出生体重2.5kg,分娩后一般恢复正常,惟腹部未能恢复如妊娠前,从产后至今,腹壁正中部位向前膨出,如妊娠一样,随时间延长(3月个时间),未见有任何好转,分娩后,一直在产科医师指导下进行体型康复治疗,未见有任何改变的趋势和好转之表现。详细寻问病史,妊娠过程中病人定期产检,无羊水过多、巨大胎儿、多胎妊娠等情况。妊娠时和产后对饮食无特殊爱好。

入院时腹部体格检查

站立时腹壁正中可见明显向前凸起,范围约9×12cm,凸起高度约7cm,质软,无压痛,站立时明显,平躺时消失,表面皮肤变薄,可见皮肤色素沉着,脐凹消失。在脐部可触及有约10cm的肌肉缺损。

以下为腹部影像学检查资料

(采用左侧卧位CT)

部分胃、肝脏、小肠、横结肠及肠系膜疝入前腹壁内,“疝囊”容积约ml,腹腔容积约ml。

注:侧卧CT检查可反映更客观实际的情况,平卧可能有不真实的影像。

治疗方案:

与病人及家属反复沟通,拟定以腹腔镜下腹壁缺损修补+补片加强(IPOM),

病人要求今后可能再次妊娠(二胎),故拟定使用生物可吸收补片修补。

(上图,先在分离之边缘打戳卡孔,建立气腹,辨认腹直肌分离范围,再从侧方直视下建立戳卡)

(上图,腹直肌缝合完毕)

(上图,固定补片)

(上3张图,术后三周随访)

由此引发的一些临床思考:

1)妊娠是女性的一自然生理过程(非病理性)。为什么会有产后的腹直肌分离?

2)为什么绝大多数经产妇、多产妇很少见到腹直肌分离发生?

3)文献上说,大多数妊娠的妇女,在妊娠的过程中都有腹直肌的分离,她们是如何恢复的?不能恢复又是什么条件?

4)腹直肌分离的标准是多少?4cm?4.5cm?5cm

希望







































皮肤病最好的医院
白癜风诊疗康复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xianshan.com/bsgb/32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