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至杨梅正红时!初夏正是杨梅渐成熟的季节,一颗颗饱满硕大的杨梅挂满枝头。杨梅是地道的中国水果,在我国的栽培食用历史已有上千年。杨梅,又名龙晴、朱红,因其形似水杨子、味道似梅子,因而取名杨梅。杨梅味佳,素有“初疑一颗值千金”的美誉。
它的果实色泽鲜艳、汁液多酸甜适口,营养价值高。古代文人对杨梅多有吟咏。宋代诗人平可正有诗云:“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味比河朔葡萄重,色比泸南荔枝深”,在他心里杨梅直接吊打葡萄和荔枝。自称为杨梅“本家”的宋人杨万里的咏杨梅诗:“玉肌半醉生红粟,墨晕微深染紫囊”、“火齐堆盘珠径寸,醴泉浸齿蔗为浆”,则将杨梅的色、味、形刻画得淋漓尽致。
杨梅属于亚热带水果,于每年5-6月份成熟,采摘上市的时间大多数在端午节前后。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的地区,杨梅成熟时间较早,反之则迟。
中医认为,应季的水果集时令之气,对人体别有一番好处。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当季水果杨梅的养生功效。杨梅杨梅色泽红艳,很像玛瑙,且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素有“果中玛瑙”的美誉。李时珍《本草纲目》:杨梅其形如水杨子而味似梅,故名杨梅。
古人关于杨梅的描述
《本草纲目》:杨梅树叶如龙眼及紫瑞香,冬月不凋。二月开花结实,形如楮实子,五月熟,有红、白、紫三种,红胜于白,紫胜于红。杨梅颗大而核细,盐藏、蜜渍、糖收皆佳。
杨梅的药用价值
杨梅果性温,味甘酸,归肺、胃经,具有生津解渴、消食和胃、收敛止泻等多种功效,常用于烦渴、积滞、吐泻等情况,是夏天解暑渴、开胃口之良品。《随息居饮食谱》言其“醒酲,止渴,活血,消痰”。《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杨梅可止渴,和五脏,能涤肠胃,除烦愦恶气”,可见杨梅拥有不错的养生功效。
■生津解渴
夏天暑热多汗容易损耗人体津液,杨梅味甘酸,酸甘可化阴生津,有助于补充人体丢失的津液。对于怕酸的朋友可以用点白砂糖拌着一起吃,白砂糖性平味甘,口味清甜,可以增强杨梅生津解渴的功效。
■消食和胃
杨梅入胃经,带酸味,中医认为,杨梅具有消食和胃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杨梅含有多种有机酸和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增加胃酸分泌,食之既可以提高食欲,又可以帮助消化食物。夏天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或胃肠胀满的朋友,可以试试吃点新鲜的杨梅,老少咸宜。此外,适当吃点杨梅也有助于预防晕车反胃。
■抑菌止泻
杨梅的花色苷含量在常见水果中仅次于桑葚。花色苷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功效,同时还有助于保护血管、预防老年痴呆、辅助对抗肿瘤。
中医认为酸主收涩,酸味的食物可以抑制肠道蠕动。夏天喜食生冷,生冷食物容易伤脾生湿,湿邪容易导致腹泻。杨梅味酸涩,具有收敛止泻的功效,适用于腹泻患者。现代医学也证明杨梅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病菌有抑制作用。
杨梅树一身是宝杨梅核仁杨梅核仁是食用杨梅果实时留下的核仁,新鲜或晒干后可入药。杨梅核仁性微温,味辛、苦,具有利水消肿、敛疮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脚气、牙疳。《本草求原》:“治脚气,须多食”,主要是煎汤内服。治疗牙疳即牙龈红肿、溃烂疼痛或流腐臭脓血等症,主要是外用烧灰涂敷。
杨梅树皮杨梅树皮性温,味苦、辛、微涩,归肝、胃经,具有行气活血、止痛止血、解毒消肿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刀伤出血、跌打损伤、筋骨痛等症。杨梅树皮泡酒后外用,可治跌倒扭伤肿痛。杨梅树皮还有治牙痛的作用,如《本草纲目》:煎水漱牙痛。
杨梅根杨梅根,味辛性温,具有理气、止血、化瘀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胃痛、打嗝、呕吐、疝气、吐血、血崩、痔疮出血、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等情况。《闽南民间草药》记载杨梅治疗气滞型胃痛可用:杨梅根(要白种的)一两洗净切碎,鸡一只(去头、脚、内脏),加适量水炖二小时服用。
食用杨梅小贴士买回来的杨梅先用水清洗一下,去掉表面的灰尘。然后放入盆中,加水直至没过杨梅,再加入一勺左右的食用盐,浸泡20分钟左右,就能看到很多白色小虫漂浮在水面上,最后再用流水冲洗一两遍就可以了。
食用杨梅后最好及时漱口或刷牙,以免损坏牙齿。
杨梅虽好吃,但也不能贪多,一次食用量最好别超过10个。
而且杨梅的口感较酸,对于胃酸过多、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患有囊炎和胆结石的人等患者来说更要少吃或不吃,以免加重病情。
杨梅的挑选和保存1.看颜色。要选择微微有些带有暗红色的,过红的还不够成熟,还有看表皮有没有呈现出灰黑色的,这样的杨梅基本上坏掉了,最好看看杨梅是否带梗,梗脱落的也不新鲜。
2.感硬度。太硬的杨梅还没完全成熟且口感不佳,太软的杨梅熟太过了不新鲜,建议挑选软硬适中的杨梅。
3.闻气味。如果杨梅有淡淡的清香味是正常的,如果有酒味则说明杨梅不够新鲜。
4.知时节。最好买刚上市的杨梅,过了小暑时节的杨梅容易有蛆。
5.要保鲜。“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荔枝图序》),这是醉吟先生白居易对荔枝的评价。杨梅娇贵,买回来的杨梅最好尽快当天吃完,因为杨梅腐烂较快。大家可以把吃不完的杨梅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中,不过要提醒大家的是杨梅不要清洗之后再存储。
食疗方推荐杨梅冰糖水材料:杨梅克,冰糖50克(2人份)。
做法:先将杨梅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用淡盐水浸泡15分钟左右,再用清水冲洗一遍。然后将杨梅和冰糖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烧开后关中小火煮20分钟左右即可,期间可以用勺子将杨梅碾碎会更入味,放凉后饮用。
功效:生津解渴,消食开胃。
适合人群:夏季暑热伤津人群,常表现为口渴口干、食欲不振等症。如果在暑天流汗太多,也不妨试试这款糖水。
杨梅味具有生津止渴、消食和胃等功效。冰糖味甘性平,可以养阴生津、补中益胃。两者搭配使用,酸甜可口,适合暑天饮用。
杨梅酱
原料:杨梅,白糖,柠檬汁。制法与服法:取g杨梅,用盐水浸泡清洗干净后沥干水分,去掉果核,把果肉剪成小块;在杨梅肉中加入适量白糖,腌制片刻,待杨梅出汁后一起倒入锅中,开大火熬煮;煮沸5分钟后改小火,期间不断用锅铲搅拌,使果肉彻底散开,挤入半个柠檬汁,待汤汁浓稠即可关火;杨梅酱晾凉后即可盛入密封瓶中,放冰箱冷藏,随用随取。
功效:生津止渴,健脾养胃。
杨梅酒材料:杨梅克,45度白酒毫升,黄冰糖克,干淀粉适量,小苏打少许,密封玻璃罐。
做法:第一步,杨梅去掉叶子和蒂,放入盆中,倒入没过杨梅的清水,往水里加3茶勺干淀粉,半茶勺小苏打搅匀,用手轻轻将盆晃动3到5分钟,筛出杂质和虫卵。
第二步,把杨梅换清水浸泡5分钟,再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干净,捞出后将杨梅放在风干处完全晾干水分。
第三步,锅中烧开水煮沸,放入密封容器罐烫1分钟,取出不要擦拭,直接把密封罐倒扣过来,放在太阳底下晒干,以便杀菌。
第四步,先将晾干的杨梅取一半装入密封罐中,放入一半黄冰糖,再将剩下的杨梅装入,再放入剩下的黄冰糖依次装罐中。
第五步,将白酒倒入罐中,倒的时候要注意瓶口需要预留1到2厘米的空隙,把罐子盖上盖子密封好,放置阴凉通风处1个月即可。
点击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