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的皮肤变得松松的、皱皱的,
往日的紧绷感一去不复返……
这松垮的肚皮仍像怀着宝宝似的,
地铁上频频被好心人让座,
场面一度尴尬……
还有些宝妈生产后,感到明显腰酸,
腹壁肌肉无法用力,稍微一用力,
肚子就会鼓出一个大包来……
上述问题困扰着一大批产后宝妈们,
也成了美妈们产后恢复的主要烦恼,
这到底是哪里出现问题了呢?
原来是腹直肌分离在作怪!
究竟什么是腹直肌分离?腹直肌分离是指左右两侧腹直肌在腹白线位置形成的一种分离状态。主要见于产后妇女。
原因是受胎儿的增大及激素影响,孕妇自妊娠3个月后,增大的子宫突出盆腔,逐渐向腹部扩展空间,腹部开始膨隆。增大的子宫会向腹直肌施加压力;在子宫膨大的过程中其他脏器出现移位,狭窄的腹腔变得拥挤。
这两个过程向腹直肌施加巨大压力,导致腹直肌的肌纤维拉长,平行连接的左右两束腹直肌逐渐分离。
生理性的腹直肌分离
晚孕期发病率约%,主要出现在孕中晚期以及妊娠(分娩)后初期等阶段,两侧腹直肌出现分离。自产后至八周内复原速度最快,以后进入平台期。
产后的腹直肌分离
生产6个月之后,尚有1/3不能复原,两侧腹直肌分离仍超过2cm以上,则称之产后腹直肌分离症。
腹直肌分离也是会挑人的,
它比较青睐以下孕产妇:
高龄孕产妇
剖宫产孕产妇
巨大儿、羊水过多和多胎妊娠的孕产妇
缺乏锻炼、体重增长过快的孕产妇
多次妊娠的孕产妇
不正确的产后锻炼的孕产妇
产后腹直肌分离的症状
产后即出现:腹壁、臀区松弛无力、腰围增粗、脂肪堆积、腹部下垂
产后半年至一年:腹部膨出、内脏移位、骨盆不稳定、腰痛、膝关节痛
产后数年:腰椎前突、骨盆前倾、膝关节后翻、竖脊肌缩短、臀肌缩短无力、盆底疾病、严重者可以导致腹部疝气
自我快速触诊法屈曲运动状态下腹直肌间距超过2.5指,或卡尺测量距离超过2cm。
收缩腹部运动后间隙不能缩小
腹部中线可能有隆起
往往以脐部分离最为严重
传统的手检方法虽然方便快捷,但较为落后,影响因素很多。宝妈们腹壁脂肪厚度不一样,边界判断不清,手指宽度不一,不同患者屈曲运动程度不同,因此对诊断造成困难。
随着超声不继发展
超声是目前公认最准确的测量方式
∨高频超声可以清晰显示患者腹壁各层肌肉的解剖结构,能准确地测量各段腹直肌鞘之间的距离,而且还可让患者配合动作在静息和收缩状态下,动态观察肌肉的连续性,多点测量,甚至还能发现一些特殊的相关疾病:如腹白线疝、韧带样纤维瘤、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腹直肌血肿等。
(腹直肌超声测量图)
腹直肌超声检查是诊断腹直肌分离的首选金标准,超声扫查只需短短几分钟,即可完成腹直肌扫查,不仅能有效评估腹直肌分离的程度,还能检测出腹直肌修复的程度;同时方便经济、没有辐射、重复性高,在国外,目前超声测量已广泛用于腹直肌分离评估。
所以建议大家重视起来,没事自己给自己先体检,一旦发现有异常,医院做超声检测评估:
如果并没有腹直肌分离,只是产后腹壁肌肉松弛,通过一系列的康复指导,患者可逐渐恢复。
如果有腹直肌分离,针对不同程度的产后腹直肌分离症,我院康复科有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能有效帮助宝妈们恢复正常体型,重拾自信。
即使是做了妈
也要做一位身材好的辣妈!
下期预告
产后私密话(下集)
生娃后,你的盆底肌恢复了吗?
图片、视频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供稿:超声科戴翠芳
编辑:健康教育科
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