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ldquo后发制人rdquo

一个人,说过一句话:

“跟那些世界级的大公司相比,我们那点儿实力很难开发新产品,所以我首先看看国外大企业在做什么产品,而且要看看什么产品好卖,然后我再决定做什么,这样成功的概率要大得多。”

我想:

我们这些小微的个体,我们这点实力是不是更加难以开发新产品?

那如果我们也想自己干点事情,需要怎么办?

说这句话的人,名字叫做段永平。

曾经有人这样评价他:用平常心回归原点思考,然后选择正确的事情;再用本份主义,把事情做正确。

在我看来,我们如果想要做点事儿,也需要深入研究这句话。

我的理解,这句话的核心在于一点“后发制人”。

第一,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我们实力弱小,资金不够,那在选择项目的时候,就不能去看那些需要大资金投入的。我们唯一能够相对奢侈一点拥有的,就是大把的时间和精力。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多去想一想怎样把时间和精力投出去,可以换回比较大的回报。当然,搬砖是肯定没戏的。

后发制人,第一步是选择正确的路。

第二,我们要睁开自己的眼睛,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如果不多去看看,恐怕靠有限的认知很难打破脑海里的牢笼。去哪里看?去发达地区看,去发达城市看。怎么看?找到那些你认为成功的人去看。看什么?看他们是怎样做事的,他们每天都做了什么,他们是怎样一步步的做到现在这个程度的?看了之后做什么?想一想自己可以不可以复制他,可不可以学习他。这样,或许立起来的可能性会大一点。

后发制人,第二步是找到正确路上可以模仿的人。

第三,我们要找到自己适合的产品。现在产品太多了,是选择实物产品还是虚拟产品?是选择家乡特产还是卖奶茶?什么是适合自己的产品?

1、尽量不需要压货的产品;2,尽量不需要开实体店的产品;3、复购率高的产品。再结合自身的情况,看看市场的情况,做出选择。

后发制人,第三步是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

第四,项目有了,对标的对象有了,产品也有了,后面就是狠狠的干活了。我们说干活,那得有个运营系统,这样成功的概率才会大一点。

这个运营系统,不会是自己摸爬滚打找到的,往往在摸爬滚打的过程中,运营系统没搞明白,自己先摔的七荤八素了。

我们的运营系统,是三千法则。三千法则,说白了就是长期主义和稳健主义。

对长期主义坚守,对稳健主义践行。

三千法则,并不是一个可以暴富的运营系统,但他的特点是,只要去做了,坚持天后就会有不错的效果。

三千法则,具体来说:锁定一个项目之后,每天搞定30个精准流量,每天做30个转化工具,每天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xianshan.com/bsgb/2823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