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穿刺孔,你不得不知道的事

自腹腔镜手术出现以来,伤口相关的并发症,如感染、疝气或者内脏切除的发生减少了。尽管不如在开放式剖腹手术中常见,切口性穿刺部位疝仍是与进入方式相关的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

穿刺部位疝的发生率在0.02%到5%之间。它需要再次手术的情况并不罕见,而再次手术可能需要更大的切口来防止网状物,甚至进行肠切除。

好发部位

穿刺部位疝更多的发生在脐部和人体中线(约25%),这是由于腹白线天然的缺陷。大多数疝发生在术后第一个月,尤其是在最开始10天,大约有70%到80%的穿刺部位疝需要手术管理。穿刺部位疝最可怕的并发症之一是小肠绞窄,Ritcher疝在穿刺部位疝中尤其常见。它是由小肠系膜游离部的一个突起穿过腹壁缺陷形成的,而不引起梗阻症状。

影响因素

在早期发生的穿刺部位疝中,Ritcher疝的发生率达47.6%。大约有80%到90%的穿刺部位疝发生在10mm或更大的切口处,所以大于或等于10mm的切口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其他相关的危险因素有:延迟的手术时间、在切口处的操作、切口的数量、穿刺部位筋膜的不完全闭合、中线上的切口、从穿刺部位进行器官摘取、热撤退期间的局部真空使网膜和肠道被吸入筋膜缺陷、穿刺部位的伤口感染、重新插入切口、机体因素:肥胖,营养不良,高龄,性别,糖尿病,类固醇类治疗。

临床表现及诊断

穿刺部位疝的临床表现多变,发生时间也是如此,它通常的表现是切口处的肿胀和疼痛,并且可能难以和血肿或者伤口感染区分开来,尤其在术后的开始几天,对于肥胖患者,通过体检来诊断可能会尤其棘手,所以CT扫描会很有帮助。建议进行仔细的术后管理。尤其是对存在前文危险因素的患者。肠闭塞通常很隐匿,例如在部分Richer疝的情况下,通常伴有呕吐或恶心和腹部肿胀疼痛。尤其是在术后的前14天中,如果腹腔镜手术后7至14天,术后肠梗阻还没有得到解决,应通过CT扫描对机械性闭塞进行鉴别诊断。

临床分类

穿刺部位疝被分为三类,由Tanouchi最先提出。第一类是早发型,提示前部筋膜平面、后部筋膜平面和腹膜的开裂,它通常变现为小肠梗阻。第二类是迟发性,发生于术后数月,并且通常与穿刺的并发症有关。它提示了前筋膜平面和后筋膜平面的开裂,迟发型疝囊位于腹膜。第三类是特殊型,提示整个腹壁的开裂,伴随肠道和其他组织的突出。例如大网膜。

预防措施

穿刺部位疝与穿刺针的尺寸直接相关,尺寸大于10mm时比5mm时更常发生。因此,建议关闭大于10mm的所有切口。在延长手术过程中,当通过5mm的切口进行主动操作时,应该关闭筋膜缺损以避免产生并发症。许多医生建议在端口切除之前预先进行腹气放气,这样网膜和肠道就不会被拉入筋膜缺损。据大多数医生表示,尽管有证据表明某些类型的穿刺针或切口可能可以阻止,或更好的避免穿刺孔疝的发生,如果可以的话还是应当闭合筋膜和腹膜。

做一个温暖的







































白癜风应该怎么样治疗
复方驱虫斑鸠菊丸价格是多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xianshan.com/bsgb/2494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