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妈说育儿
怀孕时就小心翼翼的妈妈们以为“卸货”后就一身轻松了,等到小家伙出来后才发现,育儿的道路好比长征。而在这所有的“坎坷”当中,有一种现象非常常见,就是宝宝在吃完奶后依然哇哇哭个不停。有些宝宝在晚上哭得特别厉害,并且越来越大,一家人围着孩子抱着哄,但就是不见好。想必很多宝妈都遇见过类似情况。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1、疝痛
BMJ杂志列出了一项关于疝气的数据:一个婴儿每周的情况下至少是要哭三个小时的,三天都在哭,而且不到三个月龄。目前没有确切的已知原因诱发疝气。很多宝妈们在大部分的时间内都会误以为宝宝是疝气,所以,我们一定不要盲目的就给宝宝贴上“疝气”的标签,还是要试图努力找出问题的根本所在。就算是真正医学上的“肠绞痛”也只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医学术语,但依然里面仍有很多原因。
2、胃酸反流
胃酸反流实际上是诱发婴儿疝气的原因之一,也被称为胃食管反流,胃酸反流发生在婴儿身上就表现为疝气引发的疝痛,学龄期的儿童则表现为胃痛,再往后,青少年身上的表现就是胃部灼热疼痛。家长可以观察一下,如果宝宝的体重没有正常增长,在喂食后则表现出比平时还要强烈的哭,并伴随呕吐,就医院做个检查,看看是否是有胃酸反流的情况。
3、食物过敏
有一些宝宝,尤其是那些母乳喂养的宝宝,很有可能会对母亲吃过的某一些食物过敏。最常见的就是母乳中的牛奶蛋白,但是,实际上牛奶蛋白过敏是非常少见的,只有不到1%的母乳喂养检查出来是牛奶蛋白过敏造成的。而最常见的依次为鸡蛋、玉米还有大豆。如果你的宝宝在喂食后表现的非常不安且哭闹,并且伴随有血便等其他异常,就医院检查一个过敏原,看看孩子是否对某些食物有过敏现象。
4、胀气
如果你发现宝宝每次进食后都哭的非常厉害,那就很有可能仅仅是进食时不小心吸入空气而导致的小肚子胀气而已。尤其是那些奶瓶喂养的宝宝,他们在进食时更容易吞咽大量的空气而感到不舒服。
一般情况下,母乳喂养的宝宝吸入空气的比例要比奶瓶喂养的宝宝少一点。但是,每个宝宝的主观和客观体都是不一样,因此即使是母乳喂养的情况下,在宝宝进食后也是需要拍嗝的。让宝宝身体保持直立,从背部最底端向上轻轻拍打。
好啦,以上就是今天豪妈和大家分享的关于宝宝吃奶后哭闹不止的一些育儿小知识,希望我们在育儿的道路上一起努力,一起成长。祝小宝宝们活泼可爱,幸福健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合作!】作者简介:处女座宝妈,热爱写作,幻想着用一点文字改变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