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官的人,情商有多高刺史热情接待秀才,洞

年,泸州刺史柳玭正在读书时,儿子突然跑进书房,“父亲,有一个渝州来的秀才,前来拜访。要不要回绝他?”

柳玭没有点头,而是对儿子说:“为父被贬来泸州,有客来拜访,岂有不接待之礼?把拜帖拿来。”

儿子把拜帖递给柳玭,柳玭打开一看:牟磨,渝州秀才。猜想,怕是来请教学问的。

柳玭说:“你去客气地请他进大堂用茶,我稍后就到。”

儿子虽然不解,但是还是去照做了。

过了一会儿,柳玭走进大堂,看到一个身材魁梧的少年,少年赶忙上前行礼:“学生牟磨,见过刺史大人。”

柳玭点点头,这个少年不错,身上有英武之气,却也有书卷气息,在泸州这种穷乡僻壤,确实难得。

“不错不错,一表人才,好男儿。快快入座。”柳玭连忙招呼少年。

少年受宠若惊,哪怕是柳玭是从御史大夫贬官到泸州这个穷乡僻壤,依然是一方大员、封疆大吏,能够接见他这么一个小秀才,还如此夸奖,这份荣耀可以吹一辈子了。

柳玭热情地跟少年交谈,旁敲侧击地了解到这个少年的家世。原来这个孩子是当地一个武官(都校)的儿子,不同于父亲舞枪弄棒,他偏偏爱舞文弄墨,还考了一个秀才的功名。难得,难得,非常难得。柳玭对这个少年的评价又高了几分。

少年很上道地道明来意,然后恭敬地递上一个小册子。

柳玭接过之后,很认真地翻看着,心里很快有了评价,虽然心里暗自叹息,“可惜可惜,这孩子,怕是这辈子也只能做一个秀才了。”

但是,柳玭却没有表现出来,而是,频繁地点头,嘴里还夸赞“不错不错……”

翻完之后,又对这个少年指点一些学问,同时又是一番勉励。少年非常感动,心满意足地拜别,柳玭亲自送少年离开,一再嘱咐少年一定要勤学苦读。

柳玭回到大堂,儿子上前说:“父亲,这牟秀才的文章写得很一般啊!他能到秀才这个位置,怕是到头了。”

柳玭训斥儿子说:“你懂什么?他作为一个武官之子,却独喜文弄墨,为父这是诱导他上进。夸奖他几句也是一种善举,如果不能让他上进的话,在这种穷乡僻壤的地方,他上进无门,有可能就变为草寇为祸一方了。”

儿子听完,默然无语,原来父亲思虑如此深远。

这个是《智囊全集》中的一个故事。

你看,当官的人,情商都是非常高的。

柳玭到底高在哪里?我总结了三点,非常值得咱们普通人学习:

一、提携后进。

一个武官的儿子,都校是唐朝设置的官,相当于一个千人队的统领,这样一个武官的儿子,牟磨的父亲(牟居厚),在渝州那么小的一个地方混,又临近边疆,说白了,也混得不怎么样,算不上什么大官,一旦战死,家人也是朝不保夕。

牟磨带着他的文章,来拜访柳玭,柳玭就算是被贬官了,也是一州刺史,两者之间的地位,如果他不是个秀才,就他老爹的位置,想见柳玭一面都不容易,跟柳玭说话都得弓着身子。

但是,柳玭却并没有打击牟磨的信心,还是对他一番鼓励,这种提携后进的胸怀,却是已经不是常人能做到了。

二、目光长远。

牟磨作为一个武官的孩子,偏偏喜欢舞文弄墨,这也是一件好事啊,说得接地气点,人总得有点追求,有点爱好,省得将来长大了,万一没有工作又没有文化,很容易以武犯禁,这不是靠道德标准就能苛求的,人家也是技能变现嘛!退一步说,哪怕将来做武官,也应该做一个有思想的武官,有敬畏心,有道德底线,不会胡来。

三、与人为善。

你看,柳玭说几句好听的话,指点晚辈几句,让别人高兴,自己也落得好名声。为什么会这么做呢?何必打击挖苦一个有理想的少年呢。作为一个贬官,正是他对这个糟糕世界(年黄巢攻陷长安),有足够深刻的认识,所以,他与人为善,让这个世界,多一点希望和美好,这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也正是多了柳玭这样的人,这个世界才会有更多的希望和美好。你觉得是这样吗?

在《智囊全集》中,明代才子冯梦龙用简单几句就把整个事情说清楚,一开始读这个故事只是为柳玭的格局感到佩服,再次读之后,发现,他其实对人性有很深刻的认识,也是一个朝堂高官修炼出来的洞察力,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在《智囊全集》中有很多这样的小故事,对我们为人处世、洞察人性有很多有价值的启发和思考,让你在人际交往中,赢得好人缘,减少社交烦恼。感兴趣可以读一读。点击下方链接,了解更多信息。

(见解书店)全6册智囊全集中国历代名人智慧谋略书籍套装精选月销量92¥5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已下架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xianshan.com/bshl/33860.html


当前时间: